內置型的話需要將傳感器安裝在輪胎內部,車主自行是安裝不了的,需要到維修店或者4s店讓專業人員進行安裝,安裝完之后還要做動平衡,在時間方面需要很久,工時費也會貴一點。
外置型就是將傳感器模塊安裝到輪胎氣門嘴的外邊,很多車主是覺得沒有辦法很確切地監測到胎壓,并且是安裝在外面的,很容易被他人盜竊,也很容易出現損壞,損壞就有可能會導致胎壓錯誤或者使用不了。
但是由于科技的發展,外置型的缺點基本上是沒有了,現在內置型跟外置型的安全性都是很好,它們的精確度是一樣的,內置型胎壓監測雖然比外置型胎壓監測使用更加久,但是麻煩,電池也很難更換。小編建議胎壓監測外置型會比內置型好。
汽車輪胎最好就一個月打一次氣,汽車輪胎胎壓的正常范圍是2.2bar到2.5bar之間,如果胎壓過低就要進行充氣了。輪胎要在冷卻的時候才能夠檢測到正確的氣壓數值,要根據廠商推薦的胎壓數值進行充氣,在駕駛門的B柱附近或者儲物箱等標有輪胎型號的地方都能夠找到輪胎胎壓數值。在打氣的時候最好就要檢查一下備胎的胎壓正不正常,如果備胎胎壓過高或者過低也順便將備胎做適當的放氣或者打氣。